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中国武术很有幸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列。中国这个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一个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以搏斗为本能的名族,可见不管何时国人对武术的热爱丝毫不会受任何影响。中国传统武术,也崇尚武德,但是仅局限于习武之人的自我修养。精武体育第一次将武德的第一要素定为“爱国”,大大拓展了武德境界。就这样武术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精武体育首选被委以重任。精武体育成为一种中华民俗的体育形态,它起源于强身健体的民族自尊,在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拥戴下,逐步升华为捍卫民族尊严的一种精神。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各地精武门在抵御外来挑衅,抵制日益猖獗的鸦片等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精武体育入选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东方卫视展播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清专题片《精武武术》。本片着重介绍了 “精武迷踪拳” 和 “精武基本十套”。本片讲述了精武体育的创始人霍元甲,1910年3月,因英国力士奥皮音在沪挑衅摆擂,有识人士北上邀请霍元甲来沪打擂,奥皮音慑于霍的威名不战而遁。后在虹口的日本技击馆武士亦挑战摔跤,霍接连取胜,振奋人心,轰动上海。为此,精武体育在此名声大噪的基础上不断壮大,精武总会至今依旧存在,其会员人数也在不断扩张,此次参加拍摄的有精武总会的训练基地武仁行功夫馆邵虎馆长及其学员,片段中为大家展现的中华武术的灵魂修为。